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产经 >
让留守儿童快乐过暑假!四川“童伴之家”开展活动4657场次、覆盖4.83万人次

时间:2023-08-18 19:55:09    来源:川观新闻

孩子们接受安全自护方面的培训。

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资料图】

8月过半,暑假进入了尾声。8月17日,巴中市返乡大学生王小娅开始收拾行囊,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个暑假,对王小娅来说格外有意义,她报名“童伴计划”,成为了一名临时“童伴妈妈”,在南江县高桥镇高桥社区陪伴10余位留守儿童一起过暑假。“巴中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自然也就多,能以这种方式做些志愿服务,我觉得挺有意义。”王小娅说。

“童伴计划”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启动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通过“童伴妈妈”“童伴之家”的模式,即每一个项目村都有一个全职的儿童守护专员和儿童活动场地,对项目村全部儿童的福利、安全、健康进行“监护”,建立起留守儿童的监护网络。

这个暑假,四川的“童伴之家”全面开放,全省各地依托2156个“童伴之家”阵地,围绕防溺水、防性侵、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救护等主题,开展安全自护和教育研学活动4657场次,覆盖留守儿童及监护人达到了4.83万人次。

亮点:高质与创新

时值暑假,与“童伴计划”同步开展的还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志愿服务。

今年,共青团南充市嘉陵区委招募了20余名大学生,组建了暑期爱心流动青少年宫宣讲团,巡回开展传统文化、动植物科学、环境保护、急救医疗等知识宣讲,累计服务了500余名当地留守儿童。共青团巴中市委则通过“逐梦扬帆计划”“返家乡”和“志愿四川”平台,招募了6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

发动大学生志愿者,为“童伴妈妈”注入新血液,是四川今年“童伴计划”在暑期的一大亮点。全省多地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为“童伴计划”带来了更多优质人力资源,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这些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分享的一些专业小知识小故事很受孩子们欢迎。”南充市嘉陵区“童伴之家”负责人刘曦为大学生志愿者点赞。

大学生志愿者为“童伴妈妈”注入新血液。

凡事预则立。今年暑期来临前,团省委专门召开加强暑期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部署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暑期“童伴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全域调度,督促各级团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阵地管理。作为全省共青团系统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团省委今年已投入357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童伴之家”建设。在具体推动中,撬动多方资源,建设更高质量的“童伴之家”也是思路之一。

说到当地党政机关对项目的支持,自贡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周锐脸上充满了自豪,“继2022年首次将‘童伴计划’项目纳入全市20件民生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今年再次将该项目纳入市民生实事。”周锐说,今年自贡市将再新建50个“童伴之家”,计划投入资金128.26万元。

与企业、社会组织的联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宜宾团市委副书记魏平强表示,“很多企业愿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团组织的牵线搭桥,很好促进了企业和公益项目的合作。”据悉,宜宾团市委依托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99公益日”活动,发动不少企业为留守儿童筹集关爱资金,今年已新建50个“童伴之家”。

聚焦:重点群体和领域

“今年暑期的‘童伴计划’活动更加聚焦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单亲儿童、涉毒涉案家庭等重点青少年群体,也更加聚焦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性侵教育、预防校园霸凌、安全应急演练等重点领域。”据共青团四川省委权益部负责人魏文俊介绍,暑期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是今年的重中之重,而留守儿童中的单亲儿童、无人抚养孤儿等,因缺少监护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同样是关注重点。

“青春志愿·与法同行”检爱普法、“星火公益”防溺水安全教育陆水两栖训练课程、蜀南气矿“临时家庭”体验日......在泸州,团市委联合公益企业组织开发了10余个特色主题活动项目。“以前觉得夏天在河里耍水很好玩,现在我知道了这样其实很危险。”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中心小学校学生张子玉在听完“童伴妈妈”的安全救护知识讲解后,当即表示“耍水以后就去游泳池”。

今年暑期的“童伴计划”活动聚焦了预防校园霸凌、安全应急演练等重点领域。

在德阳,全市181位“童伴妈妈”通过入户宣传、召开坝坝会、观看新闻视频等方式,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防拐卖、防性侵、防溺水、防触电、应急演练等安全自护活动。“童伴妈妈”刘平对此深有感触,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安全自护教育对于孩子们很重要,也很实用,所以一定要上好“这一课”。“很多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带领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基本安全知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减少。”刘平说。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总结,在现有工作和经验基础上,聚焦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探索更多务实管用的举措。”团省委“童伴计划”项目负责人王峰表示,一定进一步服务好我省留守儿童群体,为留守儿童家庭更好地解决后顾之忧。

(共青团四川省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