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传递 >
宋朝为什么消灭不了西夏?除了军事制度外,皇帝太怂也是原因_聚焦

时间:2023-05-31 09:12:2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朝为什么消灭不了西夏?除了军事制度外,皇帝太怂也是原因!


【资料图】

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宋朝内部制度,甚至皇帝本人的问题,也涉及到宋朝周边形势的问题。宋朝立国形势太过孱弱,河套地区和燕云地区都不在宋朝的掌握之中。这也就导致了宋朝对西北地区(西夏)无力,对北、东北地区(辽国)无力。

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帝位,所以历来的宋朝统治者对于武将,都有着天然的戒备。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以文御武的治国理念,也使得北宋的武力有着天然缺陷。即使如此,最高统治者对于武将仍不放心,而是通过经常性地调动士兵,使得武将没有专擅之权,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

但这样的缺点也是很明显,明明没有打仗,但频繁的调动花费,却和打仗相差无几,也使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领打起仗来没有把握,亦不能充分发挥出士兵的战力。兵不知将,使得战场上极容易发生,士兵丢下主将逃跑的情形。只能说北宋的军事制度,把战士的战斗力极大削弱。尤其在面对天生就是战士的西夏、辽国等游牧政权时,这种弊端更加明显,往往是以宋朝的失败为结果。

皇帝胆气太弱

除了开国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之外,从宋太宗开始就走下坡路了。宋太宗两次伐辽失败后,开始采取了守势。雄才大略的赵匡胤,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采取了"先南后北",这样固然稳妥,但也把最艰难的问题留给了后人。守成之君往往成长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胆气也往往不壮,这也是北宋在对外战争中鲜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对王朝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宋真宗时期,北宋本已取得巨大胜利,可出于对辽国的恐惧,宋真宗迫不及待地签订了澶渊之盟。宋仁宗虽然施政大有可观,可对西夏也是发自骨子里的惧怕。更不用提后期的宋徽宗、宋钦宗了,一听到敌人要打来,就马上要开溜,置宗庙社稷于不顾。假如北宋有一两位皇帝有赵匡胤那样的胆气,对付西夏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朋党之间的倾轧

宋朝士大夫的待遇固然高,但其中的党争,也是十分激烈。主战派寇准被对手打击报复,而不得不同意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范仲淹受到打击报复,"庆历新政"最终夭折,范仲淹也不得不借到西北任职躲避迫害。王安石矢志变法,经略河湟以取西夏。可以最终王安石在党争之下,变法失败。宋神宗虽未放弃对河湟地区的经营,但已放弃攻取西夏的战略思想。

等到旧派司马光掌权,对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不管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大都予以废弃。尤其是对西夏关系上,司马光认为,与其等西夏人来攻,不如主动放弃宋夏边境的城寨,归还西夏,主动示好。

废米脂、义合、浮图、葭芦、吴堡、安疆等寨,令延、庆二州悉加毁撤,除省地外,原系夏国旧日之境并以还之。

甚至就连兰州,司马光都打算放弃。后来还是在大臣给他指出,一旦放弃兰州,关中都要受到动摇,司马光这才恍然大悟。虽然前线将领激烈反对,可在司马光的主持下,仍旧把宋朝实际统治的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割让给西夏。但这样的举动,更加助长了西夏的嚣张气氛。西夏的侵略从未停止,反而是宋朝割让了四寨之后,军事上更加被动。

西夏的战略位置优势

西夏夹在宋、辽之间,战略位置可以说是极佳。在一定程度上,西夏是充当了宋、辽之间的缓冲带。而西夏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时而倒向宋,时而倒向辽,两边都能要到好处。一旦宋朝讨伐西夏,西夏往往求助于辽国。这种形势,和三国时期颇为类似,三方互有忌惮,而不敢全力攻击一方。

立国之势的天然缺陷

宋朝立国的天然缺陷便是燕云十六州、河套地区都不在手中。这种缺陷,对于宋朝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对于西夏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失去战略主动性。丢失了这两个地区后,没有山脉和长城的阻挡,敌人的骑兵可以随时侵略。而广大北方又多平原,无法对敌人的骑兵形成有效阻击,而只能选择被动防御。

第二,失去优良战马产区。燕云和河套地区,是古时两个优良战马的主产区。这两个地区没有掌握在宋朝手中,宋军的战马便无法保障。虽然朝廷也想了许多办法,比如政府专门养马或者让农户帮忙养马的"保马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宋军在守城战中往往能取得胜利,而在野战中往往失败。这除了和平日的训练、武器以及军事制度有关外,战马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外是西夏的优越位置,辽国不会坐视西夏灭亡,以及游牧民族特有的彪悍战力。在内是宋朝的军事制度、皇帝的胆气太弱、朋党之间的倾轧以及北宋立国的天然缺陷,使得原本有可能实现的灭掉西夏的战略目标,最终也只能是胎死腹中,成为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