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炜
舍得酒业近日跌停,酒鬼酒2月中旬以来累计下跌超过45%,中国中免1月底以来股价“腰斩”……消费股持续下跌,对今年以来A股走势构成较大拖累。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消费股疲软反映出市场对消费增长的担心。
今年以来,一边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股走势强劲,股价翻番不足为奇,中字头的“中特估”也走出强势估值修复行情;另一边,消费股连续走弱,不少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出现较大跌幅。截至6月6日,三全食品、恰恰食品、重庆啤酒、安琪酵母、绝味食品、洋河股份等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下跌15.18%、20.14%、25.04%、19.84%、35.65%、15.92%。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贵州茅台,同期下跌了3.47%。这些消费股的估值明显回落,有的跌至近十年来的低点,但尚未出现股价反转的迹象。有的公司一季报业绩增长表现不错,但对股价没能产生有效支撑。
消费股的走弱,除了对前几年大涨后高估值风险的释放,还与消费信心待提振以及市场资金的“虹吸效应”有关。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消费股持续下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基金持仓结构的变化,2020年至2021年基金开始从白酒板块大幅调仓到新能源方向,目前有逐步从新能源调向TMT方向的趋势。当基金不再过多关注白酒等消费类品种时,消费股很难有大行情。其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是科技强国的时代,产业政策往新兴科技倾斜,投资者的目光也更多关注新兴科技。再次,疫情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缩水,消费的信心和意愿不足,导致消费行业板块走弱。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消费出现复苏,但也存在制约性因素。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两个因素制约消费增速进一步扩大。一是青年失业率上升;二是收入提升有限,消费意愿不足。
不过,对于消费股基本面的修复不宜过度悲观。罗奂劼称,6月份,尽管低基数效应逐步消退,但随着经济稳中向好带动就业市场逐步企稳,假日和线上消费场景增多,服务消费持续恢复,餐饮消费修复快速推进,地产销售继续回暖以及汽车销售改善将带动整体消费需求得到有力释放,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今年消费整体走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对消费大可不必过于悲观,‘五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整体不错。近日发布的PMI数据也可以看出,消费其实是企稳的。”他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是提高消费增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至关重要。我国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增长阶段,但消费增长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下一步要想刺激经济回升,可能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来提振投资增速及刺激消费增速,双管齐下来提振经济回升的力度。只有经济回升了,对未来的投资信心增强了,消费信心才会增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就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