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改良、修复缺陷、改变特性等目的的新技术。它可以通过精准且便捷的方式,快速实现针对基因的操作,从基因水平上实现对生命信息的调控,成为了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最具活力的一项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主要是通过靶向DNA等核酸分子实现的。现在常使用的有三种基因编辑体系:①锌指核酸酶,通过锌指蛋白与DNA结合来完成靶向;②TALEN,通过一种双链DNA的核酸酶来实③CRISPR-CAS9,通过一种特殊的RNA来“指引”蛋白酶caspase-9来完成相应靶向。其中,CRISPR-CAS9由于其便捷性和高精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最为明显的场景是疾病基因的修复和治疗。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以前,科学家往往需要使用非特异性的化学治疗代替了针对单一疾病基因的精准治疗,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病人和疾病治疗的难度和成本。研究发现,人类常见疾病的诱因往往是疾病基因发生突变,会出现失眠症、多动症、抑郁症等疾病,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精准修复这些基因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与疾病治疗相比,基因编辑在高油性、高产量乃至新型品种育种、植物病虫防治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例如,基因编辑可以使植物更加耐旱、耐寒、高产,甚至能够研发出具有优异药用效果的新型品种。尽管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它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譬如,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和安全性问题,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确保技术发展与安全监管相互协调和平衡。总之,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技术,推动着科学家们针对基因的深度研究。在未来,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在疾病治疗、品种育种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