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数学课上,L老师正在讲解点线对称问题
“已知A(2,3),直线L:x-y-1=0,求A关于L的对称点A'的坐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罢,L老师用笔敲了敲黑板下沿的铁皮,发出了清脆的撞击声,提醒同学们本节课的重点来啦
正在往后预习的Alice先抬起头,看着眼前简短的数学问题,她陷入了沉思,她的眼睛像那倒映满月的深谭,虽仅能一窥浩瀚夜空中的一角,但却能仅通过这一角看透无垠的夜空。就那么一瞬间,一颗流星划过,那优美的弧线化作她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她兴奋地用手指戳了戳同桌Bob的腰,Bob没忍住笑抬起头来,与此同时L老师一边问
“哪位同学能起来说说自己的思路”,
一边用他犀利的目光扫过同学们困惑的双眼,Bob刚从计算的海洋里抬起头,他的目光与笑脸便于L老师的目光撞了个满怀。
“Bob,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Bob缓缓的站了起来,显然,他才看到白板上的问题,同学们看到他那呆滞的目光与超长的反射弧,都忍俊不禁,但Bob呆了几秒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
“AA'关于L对称,也就是说L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设出A'坐标,列出两个方程就好了”一说完,同学们向Bob投来赞赏的目光,
Alice一边邪魅一笑地望着身旁1m8的Bob,一边在桌下为Bob竖起了大拇指。
L老师推了推眼镜,同时轻笑道
“很好,请坐,Bob同学的思路与一位数学家的方案不谋而和”
Alice瞬间就想到了那句话,在老师继续说之前,她已把数学书翻到那一页,
Alice小声与L老师齐声道:“把一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把一切数学问题归结为代数问题,把一切代数问题归结为方程,最后得到关于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Bob盯着Alice,他能听见她与老师的唱和,他能看到Alice波澜不惊但闪着光的眼神,一股情感涌上Bob心间,不自然地,他在桌子下为Alice竖起了大拇指。说罢,Alice微笑着回答“我知道,是笛卡尔!”同学们再次将目光投向Bob方向,不过这次是对Alice,同学们都“Wow”“so sick”起来,Cauchy暗自“啧啧”称赞“不愧是数学课代表!”
“没错!”L老师微笑着对Alice点点头,“大家可以把数学书翻到80页,里面就介绍了笛卡尔和解析几何,有兴趣的可以下课去了解了解。言归正传,我想借这道题浅释一下其背后的深层逻辑”L老师顿了顿,侧了侧身子开始在白板上写,他在A'旁边写上了(x,y),写完说道:“我们知道,要求A'坐标就要先设出A'坐标,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变量——x和y,若没有题目中的条件,这个A'点就可以在这个平面内到处跑,你是无法抓住——确定它的,此时,我们称A'有两个'自由度'”
还没说完,黑板上“自由度”三个字飘逸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Bob将注意力从Alice转向白板,在心中仔细揣度着这三个字,心里开始默念着“无条件,两个自由度;一个条件,一个自由度;两个条件,零自由度……”L老师接着说:“在此题中,当我们利用垂直这个条件时——大家知道怎么用这个条件吗?”
Cauchy立马回答到
“kk相乘等于-1”
“C同学反应很迅速,没错,两条直线垂直,在斜率都存在条件下,他们的斜率相乘等于
-1,当我们利用这个关系求出AA'的斜率时,A'所能够存在的范围瞬间从这个无限的平面坍缩到这条无限的直线上,这个时候——”L又顿了顿,准备说下一句话时,Bob捷足先登——“还剩一个条件和一个自由度!”Bob自信地说,似乎他已经窥探到其中的奥秘。看见Bob自信的笑脸,L老师心领神会,接着他的话说,我们用掉了一个条件得到了一个方程:
1·(y-3)/(x-2)=-1
通过这个方程我们确立y与x之间的一个限制关系,在本题中这个限制关系将xy限制在了一个直线方程中,也就将A'限制在了过A点斜率一定的直线(作者说:这里要去一个点)上,通过这个方程可知,每当我们取一个确定的x,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y,这样xy之间就建立了一个函数关系,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又一次函数是线性的,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个方程为线性方程”
同学们听上头了:变量、自由度、限制关系、线性方程...这些简单而又朴实的概念在同学们脑海中织起了一张严密的网,通过这张网,他们的思想可以迅速达到任何可及之处,畅通无阻,Cauchy反应到
“还有一个平分条件”
L老师继续说“我们知道线段的中点平分这条线段,所以我们还可通过AA'的中点在L上来构建另一个方程”:
(x+2)/2-(x+3)/2-1=0
“线段的中点平分这条线段”这看起来很显然的事,Alice却在心里把这句话好好品味了一遍,并点了点头。看到L老师已经把两个方程列在了白板上,同学们纷纷开始算起来,而Bob的草稿纸上早已蜿蜒满了跳动着的弧线,Bob抬起了头,看见Alice和自己一样,便左手表4,右手表1给Alice看,Alice瞥见,但微颔之,看见Bob的小动作,L老师看破不点破,等到大家都算的差不多,继续说道
“大家应该都算出答案了,”他左手表1,右手表4,“是这个吧”,同学们都点点头,只有Bob看着自己的左右手,明白了自己哪里弄“错”了...
L老师说“我们通过两个方程解出了唯一一组(x,y),最终确定了A'的坐标,A'不再漫游于无限的平面内,也不再在无限直线上滑行,而是成为了A关于L唯一的像,只要A在A'就在,A不动,A'就不动,A已知,A'就已知。此时A'的自由度为0,方程个数为2。”听到这里Fermat同学发现了华点
“恒为2!”
大家也都惊了一下,一个隐藏的恒等式屹立在同学们面前,不紧不慢地,L老师在白板上潇洒地写了起来:
利用条件的个数+自由度=2
“这是本题中蕴含的一个恒等式,如F同学所说,左边恒等于2,那么我想问大家,这个2有什么含义吗?”
C同学马上反应到“是x与y!”
F同学跟着后面说“是垂直平分两个条件”
L老师说“都不是很准确,确切地说,2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在的维度,xy是我们设的两个未知数,它代表我们所要解决的是二维问题,推而广之,在所有这种问题里,一定有——
利用条件的个数+自由度=n(维度)
恒成立。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随着利用的条件(方程)个数的增多,所求对象的自由度也就越来越低,从2到1再到0,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用方程的手段对A'进行了数学上的降维打击!
”
以上是up大胆创作的一则小故事,不能说是很好吧,但对我来说已经不错了,up初二的时候就想写些类似的“小小说”,奈尔能力不够,现在也只是勉强写一写,实际操作下来要花的时间对一个准高三生来说还是太多了,主要是明天开学,假期作业还没写完了(可以说还没碰,哭死),所以三联回一下血吧,看up时间多不多得写出这个问题的中下篇[捂脸笑],应该比上面要精彩...
ps: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下面评论区分享,up第一次写小说问题肯定多多
参考视频:
[阿不高中数学-计算基本法-自由度、消元]
https://b23.tv/mk9Eu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