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明(前排左二)与员工在一起聊让产品过检率高的窍门。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实习生喻博闻)排料、缝制、锁眼钉扣……8月13日一大早,史春明带着工友们在车间里忙开了。“铰刀要用巧力,手要稳,心要细,才能把衣服的边角线头全部剪掉,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过检率高。”史春明一边工作,一边向工友们传授裁剪衣服边角线头的技巧。
今年58岁的史春明是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楞上村的村民,因孩童时期的一次发烧导致小儿麻痹症,身体因此落下残疾,走路需要拄着拐杖。这不仅给史春明的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还让他在求职的路上屡屡碰壁。自尊心极强的他,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史春明(左一)正在搬运货物。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不能在家里连累家人,必须自食其力。”史春明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成年后,他决定自谋职业,在家人的帮扶下,开办了一家早餐铺。早餐铺子不大,品种也不多,只有拌粉、瓦罐汤包子、馒头等几个品种,但因为用料十足,物美价廉,受到食客青睐,门前常常排起长队。
史春明没有被厄运打垮,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自食其力,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妻子虽患有听力残疾,但两人相濡以沫,育有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没料想,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史春明一家平静的生活。“当时餐饮也不好做,身边很多与我一样的残疾人失业了。”史春明说,有一份工作,对正常人来说可能是件寻常不过的事情,但对残疾人来说,这寻常的事情却异常艰难。而工作对于他们残疾人来说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获得生活底气的第一步。自己淋过雨,却总想着为别人撑把伞,2021年年底,他有了带着残疾人一起创业的想法。
“老史啊,我们的日子刚刚好过一些,手头一点积蓄,可是我们起早摸黑一点一点攒下来的,创业失败了怎么办?”
“创业肯定有失败的风险,但现在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创业帮扶多,我有这个底气去拼一拼!”
直到今天,史春明还记得创业前夕与妻子的对话。那一晚,他彻夜无眠,却斗志满满,底气十足。
史春明说,他再次创业的底气,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老房拆迁,安置了新房,不用为住哪里发愁;二是夫妻两人人,身体残疾享受了很多真金白银的补贴,生活有兜底保障;三是相关部门对残疾人创业给予的帮扶政策。
说干就干,去年6月,史春明在当地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创办了南昌市慧民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公司承接的业务,都是来样加工或者来料加工,特别适合残疾人就业。目前,史春明的公司带动了35人就业,其中残疾人占比达80%,留守妇女占比为20%。
“去年我50岁,在这里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记得第一个月通过计件,我拿到了2000元工资,让我人生第一次感到能自食其力了。”身患残疾的刘洪云,谈及史春明创业带动他就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让大伙有活干,有钱赚,史春明经常骑着三轮车去周边的服装厂、礼品厂等单位跑业务,把业务量攒得足足的。史春明深知,自己和员工不如正常人手脚麻利,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做好每一件产品。凭借着过硬技术和质量,史春明和他的伙伴们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不断有服装厂与礼品厂的老板慕名而来。
“别看老史的员工很多是残疾人,可他们干的活真不赖,质量好,过检率高。我这里的订单都是优先给他做。”南昌中运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本赵逢人就夸史春明。
对此,史春明却说,还要努力奔跑,将来带领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增收,让残疾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编辑:王静仪
复审:罗彩华
审签: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