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国种质资源丰富,如何将其转化成基因资源,数字技术是实现精准选择的重要支撑。专家建议,应加快发展数字技术,加快育种进程。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赋能种业振兴专题论坛上,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就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进行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示,种质资源的高效发掘利用已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焦点,育种4.0阶段是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育种阶段,将大幅提升资源创新利用效率。
“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如何将其转化成基因资源,需要数字技术帮助我们从随机选择变为精准选择,选出好的品种。我们希望能和科技企业合作,研发适合各类作物、预测准确度更高的数字化模型。通过精准分子设计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具有理想株型、高产、优质、耐逆等优良性状的作物。”钱前说。
在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其团队发现了水稻OsDREB1C高产基因,该基因可调控光合作用、氮素吸收利用等多个重要途径发挥作用,进而实现作物高产、早熟以及氮素高效利用。未来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手段挖掘和研究更多类似的基因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过去育种家们是‘看见什么就选择什么’,现在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选择——‘先预测再验证’,在扩大预测群体规模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验证的工作量和成本,加快了育种进程。”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遗传育种中心副主任黎亮说。
近年来,位于中国农科院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在数字化方面加快探索。今年2月,国家作物种质库联合腾讯公司发起“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推动解决种质资源遗传信息共享、分析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全国育种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记者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