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 中非合作全面展开飞速发展

时间:2022-08-24 11:46:01    来源:国际商报

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半年多来,中非双方保持定力,精诚团结,聚焦合作,会议成果落实进度良好,为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由于非洲是由50多个既有共又各具特色的国家组成的大洲,要推动非洲发展仅仅依靠覆盖面有限的高层互访远远不够。因此,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中非合作论坛”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主动倡议的、第一个没有发达国家参加、规格高、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地区合作机制。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合作全面展开、飞速发展。

落实对非优惠贷款政策方面,2004年,中国先后向46个非洲国家提供各类援助167笔,在29个国家承担了42批一般物资项目,在27个国家承担了38个技术合作项目等。通过这些援助,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了一批道路、学校、城市供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在减免债务方面,自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到2002年年底,中国已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减债协议,共减免债务105亿元,提前兑现了减债承诺,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赞誉。2005年,中国继续承诺,在两年内免除或以其他处理方式消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贫穷国和2004年年底前对华到期未还的全部无息和低息贷款。在34个非洲重债国中,绝大部分国家都与中国有外交关系,因此,这项举措可以大大减轻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从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2008年,中国与28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签署了免债协议书,完成了大半的减债承诺。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中国进一步扩展对非洲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国在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到2002年,中国共举办4期非洲经济管理官员研修班,来自38个非洲国家87名经济官员参加了培训;以及8期专门面向非洲学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来自35个非洲国家的262名学员参加了农业、沼气、太阳能等30个专业的技术培训班。为落实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为非洲国家培训、培养1万名各类人才的诺言,2004年中国在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设立对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部际协调机制。截至当年,中国共接收2446名非洲学员来华培训。同年,中国商务部为非洲举行培训班100期,培训各类人才1600多人。从2006年到2008年,中国共举办非洲培训班165个,为几乎所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共培训4150人。除了举办专业研修班,中国还设立政府奖学金,鼓励非洲留学生来华学。2000年到2005年间,有7562人次的非洲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2005年,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非洲学生总计1367人。落实2006年北京峰会上中国领导人的承诺,中国对非洲学生发放的政府奖学金达到4000人次。此外,为加强同非洲的职业教育合作,中国还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援非基地。2003年初,中国教育部在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第一个教育援非基地,主要负责对非洲国家的职业教育进行师资培训、派遣援非职业技术教师,为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提供咨询等任务。

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中国不断加大对非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力度。2003年,非洲之角和非洲南部遭遇罕见旱灾,1000多万人面临饥荒。中国立即向津巴布韦、厄立特里亚等6个非洲国家提供1.8万吨的玉米。为缓解几内亚的粮食危机,中国向几提供了220吨大米。为援助受乌干达北部叛军袭扰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中国不但向乌干达政府提供了一批日常生活物资,还向流入索马里的难民提供一批蚊帐、毛毯等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对于非洲地区高发的传染病,中国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援助。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在非洲35个国家派有36支医疗队,900人,分布在94个医疗点。仅2008年,中国援非医疗队就为40多个非洲国家的120万患者实施了救治,开展约10万例手术,抢救约3万人次危重病人。

在援非人员派遣方面,中国政府还启用了援非青年志愿者的方式。2004年,中国派遣300多名农业专家以及60多名职业教育教师赴非洲国家,还启动了派遣援外青年志愿者计划。2005年,中国首次派出12名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工作。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到2008年中国共向3个非洲国家派出了75名青年志愿者。

在经贸合作方面,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之下,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合作朝着机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00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宣布,中国与20多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11个国家设立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在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给予非洲部分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了中非发展基金基金于2007年6月开业运营,首期资金达10亿美元。基金投资非洲的第一个项目是加纳燃气联合循环发电一期工程,大批新的项目陆续获得投资。此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还设立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在中非双方的积极鼓励和推动下,非洲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兴目的地之一。在非洲兴业的中国企业已超过2500家,涉及金融、电信、能源、制造、农业等诸多领域,为当地直接创造了十余万个就业岗位。中方进一步向非洲产品开放市场,与中国建交的30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全部享受60%输华产品免关税政策,受惠产品数目增至4762个。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非洲既有的安全和治理问题叠加,加之美国将大国战略博弈延伸至非洲,导致非洲面临更加严峻的发展风险。在此背景下,中非合作论坛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将在推动非洲经济恢复与增长、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X 关闭

X 关闭